black大战chinese周晓琳,天天操婷婷,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网

急診護理“尖兵”:用熱愛托舉生命

2025-05-11 20:22:57 來源: 新華網 點擊數:

新華社記者 趙怡寧 董小紅 楊華

監護儀的滴滴聲、急促的腳步聲、醫護人員的溝通聲……在急診科,一扇365天24小時敞開的大門,是許多危急患者的“生命通道”。

在“5·12”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記者走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護理科的護士們,傾聽這群急診護理“尖兵”背后的故事。

身著藍白色工作服,快步穿行于病床間,一邊檢查監護儀數據,一邊回應家屬詢問……36歲的陳意,已在急診科工作12年。對他而言,連軸轉已是“家常便飯”。“在急診科當護士,特別考驗臨床思維和應變能力。每天都不清楚下一刻會遇到怎樣的病人。”陳意說。

來自四川仁壽縣的陳意決定當一名護士,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經歷。

當時還在讀高中的他,目睹醫護人員冒著余震搶救傷員的情景后,深受震撼。“護士緊緊握住傷員的手,給傷員清理換藥,給大家帶來生的希望;從此之后,護士這份工作就在我心中生根發芽。”陳意說,2013年,他如愿進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與其他科室不同,急診科危急重癥患者多,護理工作節奏快,更鍛煉人。“急診科的護理工作雖然很累、很有挑戰,但能迅速成長。”陳意說。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三病區護士長兼急診科科護士長高永莉介紹,作為西南地區危重病人搶救中心,急診科平時接診的危重病人就比較多。“這就意味著急診科的護理人員,不管是從體力還是從技術上,都要達到很高的水平。”高永莉說。

為了更好地護理危重患者,急診科護士還需要擁有“十八般武藝”。

“例如靜脈輸液,看起來簡單,但如何在危重病人本就十分脆弱的血管上開通輸液‘生命通道’,我們還成立了專門的團隊研究這個事情。”高永莉說。

急診科是突發事件時接診病人的最前線,在搶救生命的賽道上,分秒必爭不是口號,而是“肌肉記憶”。

2024年,成都一家酒店突發火災,收到需要接診火災傷員的消息后,高永莉第一時間組織值守護士做好接診準備。“在突發事件護理時,我們每個護士都各司其職,井然有序、忙而不亂。”

近年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護理團隊也在不斷壯大,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在急診科,“80后”“90后”護士占比已超過80%;急難險重時刻,他們從未退縮。

2022年,瀘定縣突發6.8級地震。在通訊中斷、危險未知的情況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援助醫療隊陸續診斷傷員42人。

“在地震災區,我們9名支援隊員在2輛救護車上住了幾天,夜里也不敢深睡,經常被余震搖醒。但看到昏迷的傷員在我們的護理下逐漸蘇醒,危重病人情況日益好轉時,會油然而生一種強烈的職業自豪感。”主動報名加入醫療隊的陳意說。

護士節,對急診科的護士而言,既是慶祝,更是激勵。

在高永莉37年的職業生涯中,她親身感受到護士社會認可度的變化:“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護理對病情恢復的重要性,愿意報考護理專業的有志青年也越來越多。”

在護士節前夕,陳意被評選為“華西青年榜樣”,在人才濟濟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這份榮譽來之不易。

“怎樣才算是一名好護士呢?我覺得過硬的專業本領是基礎,還要有一顆永遠對病人認真負責的心。”陳意說,眼神中閃耀著對工作的熱愛。

責任編輯:陳可軒

抱歉,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或開啟了瀏覽器兼容模式,這會影響您正常瀏覽本網頁

您可以進行以下操作:

1.將瀏覽器切換回極速模式

2.點擊下面圖標升級或更換您的瀏覽器

3.暫不升級,繼續瀏覽

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