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梁樂
記者5月9日從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新疆理化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以玻璃纖維織物為原料,成功制備了用于高性能電磁干擾屏蔽的新材料,為傳統的金屬屏蔽層提供了一種重要的替代方案。相關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雜志B》上。
隨著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可穿戴技術和通信設備等各種人工智能設備的日益普及,對高性能電磁干擾屏蔽材料產生了迫切需求,以應對電磁干擾的挑戰并確保電磁兼容性。傳統的屏蔽材料與技術,例如使用銅或鋁板等材料制成的金屬屏蔽層以及金屬外殼,存在高密度、剛性、易腐蝕和低機械強度等局限性。導電織物材料因其固有的柔韌性、輕質性和相對較低的成本,已成為一種有前景的替代屏蔽解決方案。
近日,新疆理化所科研人員通過化學鍍銅法,在三維結構的玻璃纖維織物上實現了高均勻性、高質量的銅納米顆粒沉積,成功制備了用于高性能電磁干擾屏蔽的新材料。作為基材的玻璃纖維織物,具有高抗拉強度、耐熱性、耐火性、耐久性和低密度等優點。
科研人員發現,在最佳沉積溫度下,其可實現銅厚度的增加、表面覆蓋率的改善、結晶度以及界面相互作用的增強,這也是材料屏蔽效果增強的主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所使用的化學鍍銅方法為生產高性能電磁干擾屏蔽材料提供了一條高效且可擴展的途徑。由此產生的鍍銅玻璃纖維織物有望在電子產品、通信系統、智能紡織品、高輻射環境中的防護服等多個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
(受訪者供圖)